渭水北畔、南望太白山麓,這裏坐落着延長石油所屬燃氣集團省天然氣公司楊凌分公司眉縣分輸站,該站是關中地區重要的樞紐場站,肩負着幹線連通、CNG充裝和幹線增壓的重要生產任務,在輸氣管網中舉足輕重。鳥瞰眉縣站,經常可以看到一個身着紅工衣、皮膚曬得黝黑的陝北漢子,忙忙碌碌地一會兒處理這問題、一會兒解決那個難題,他就是該站副站長馮浪浪,多次被評爲“陝西省勞動模範”“陝西省技術能手”“陝西產業工匠人才”和“燃氣集團燃氣工匠”等。
技術都是學出來的
2011年通過嚴苛的考覈和選拔,馮浪浪入職楊凌分公司眉縣分輸站。他從最基礎的工藝流程學起,每次進行工藝調整他都會先在圖上畫一遍,心裏過一遍,然後再跟着老師傅去現場實際操作。通過反覆的理論和實踐學習,在短短的1個月時間,他就熟練掌握了重要樞紐場站複雜多樣的工藝流程。
爲了儘快讓自己勝任更多的崗位工作,在場站進行設備維護保養、檢修時,馮浪浪都爭着搶着幹,不放過每一次學習的機會,甚至把學到的東西記在筆記本上,有不懂的地方及時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和設備廠家請教,直到把設備每一處細節弄得清清楚楚才肯放過。從日出到日落,值班室、工藝區、閥室三點一線是他工作的常態,就是這樣十年如一日的勤奮努力,讓他迅速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爲場站的副站長。
師傅告訴他:“你是副站長,別人可以說不會,但你不能”。這句話既是壓力又是動力,更堅定了他精通本職崗位技能、不斷鑽研新技術、努力提高綜合素質的決心,2021年他一次性通過一級註冊消防工程師考試,爲安全管理場站夯實了基礎。
工匠都是幹出來的
眉縣分輸站擴建增加了CNG加氣母站時,非機械專業出身的馮浪浪對壓縮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想要掌握壓縮機的運行操作技術絕非易事,他從壓縮機設計圖紙開始學習,確保對壓縮機每個組成部件弄懂弄通,把自己不懂的、模棱兩可的做上標記,不斷查閱文檔、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請教,直到弄明白。
壓縮機在正常運行中發現異常聲響,停機檢查卻找不到具體位置和問題,馮浪浪通過不斷分析、判斷和排除,確定爲驅動電機風扇葉片出現裂紋,並順利的處理了故障。在實際運行中,馮浪浪發現壓縮機曲軸箱補油管路經常容易堵塞,處理時需拆除連接橡膠軟管,這樣操作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通過多次試驗,他利用金屬波紋管代替了橡膠軟管,解決了堵塞拆裝的問題並消除了安全隱患,保障壓縮機安全平穩運行32526小時。
2016年,眉縣站擴建新增管道壓縮機,馮浪浪擔負着冬季高峯期間向寶漢線增壓的任務。在管道壓縮機投運前,他牽頭上陣,不分晝夜,一天拆裝100多公斤的錐形濾網的短節數十次。作爲陝北人馮浪浪深知冬的“寒”,爲了盡全力給陝南人民多供一方氣,他通過對管道壓縮機的深入研究,對重要參數的分析和不斷實踐,不斷提高陝南輸氣管線日輸能力,並通過對主要設備的技改,保障管道壓縮機安全平穩運行5634小時,爲陝南地區連續多年冬季供氣穩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共完成多項設備技改和技術創新,保證了樞紐場站生產合理、工藝領先、設備先進。
將承諾化爲堅守
2019年7月,馮浪浪被黨組織確定爲預備黨員,成爲預備黨員的那天他很高興,他知道自己無數日夜付出得到組織的認可,臉上洋溢着光榮的微笑。
他常說:“只有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得更好,只有敬業才能讓自己變得出色。”在他這裏諸如團結同事、樂於助人等並不是口號,而是日復一日的堅持,他把“工匠精神”植入工作細枝末節,把自己所學傳授給身邊的每一位同事,以此來帶動班組的工作和學習氛圍,眉縣站自然成爲屢獲各類榮譽的明星場站。
在眉縣站不遠處有一條運送煤炭的鐵道物流專線,馮浪浪長年累月守護着場站,每當火車經過的時候他就會想起陝北老家,他說:“工作忙起來根本無暇顧及家裏,疫情期間更是如此,好在父母理解和支持,媳婦也經常加油鼓勁。”說完,就又埋頭幹起活來。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面對保供民生用氣的光榮職業,馮浪浪的選擇是與太白山日夜相伴,一絲不苟地完成每一項不起眼的工作,他黝黑的面龐上,堅毅的眼神告訴你,燃氣人的堅守,爲的只是一個承諾——安全供氣。